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学术讲座 研究生招生

本科专业介绍

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 培养目标

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与经济发展需求,拥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运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各类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在物联网产业、智能制造业以及轻工业等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工程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和人文科学素养;

(2)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为复杂自动化工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3)具备独立承担自动化及相关领域工程项目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管理;

(4)具备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宽广的专业视野,和团队成员、专业人士能有效沟通,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决策能力;

(5)具备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和环境中,能够通过终身学习发展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职业发展。


■ 主要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双语)、过程控制系统、电机与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等。


■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企业、机关、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从事自动化产品设计与开发、系统维护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等。


■ 人才培养方案 2020自动化(卓工).pdf 2020自动化.pdf 自动化2024.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扎实地掌握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与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获取和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项目管理、沟通交流、自主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新能源、智能电气、先进制造等领域和行业从事教育、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1)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电气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项目提供解决方案;

(3)具备独立承担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工程项目的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管理;

(4)具备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宽广的专业视野,和团队成员、专业人士能有效沟通,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和决策能力;

(5)具备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和环境中,能够通过终身学习发展新的知识和技能,适应职业发展。


■ 主要课程

电力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及PLC等。


■ 就业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既可在国网电力公司、电力设计院、电力研究院、企业从事电力系统、电器设备的设计、研发、运维工作,也在大专院校从事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 人才培养方案 20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pdf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24.pdf


物联网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富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意识,扎实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科学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发展潜力,能够胜任物联网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产品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人文和社会素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在工程实践或技术开发中理解并遵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具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责任感;

(2)工程能力:具有解决物联网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要的扎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伦理知识,能够提炼、分析和解决本领域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备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能力;

(3)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适应不同角色;

(4)终身学习能力:能够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环境、技术的发展变化,拥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5)就业竞争力: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具有良好的竞争力,能够胜任物联网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系统设计、软硬件产品开发与应用等工作。


■ 主要课程

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机器学习、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网络原理(双语)等。


■ 就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等从事物联网系统的架构设计、信息的感知与传输、数据挖掘利用、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设计、开发、运行与管理维护,及教学科研工作。


■ 人才培养方案 2020物联网工程(卓工).pdf 2020-物联网工程.pdf 物联网工程2024.pdf

 





附件【20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pdf
附件【2020物联网工程(卓工).pdf
附件【2020-物联网工程.pdf
附件【2020自动化(卓工).pdf
附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24.pdf
附件【2020自动化.pdf
附件【自动化2024.pdf
附件【物联网工程2024.pdf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182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910633

服务邮箱:iot@jiangnan.edu.cn

  • 江南大学微信订阅号

  • 物联网工程学院订阅号

  • e江南订阅号